Page 32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0年总第024期
P. 32
FOCUS 聚 焦 | 特别策划
麻袋装起,背到镇里的集市上。
顾客按堆买、论袋拿都行。一天坐下来,一斤
也就合算个三四十块钱,连成本都盖不上,更别提增
收了。
靠一家一户发展产业,难。如何破局?上海边
检总站找到了答案——联合三江县自然资源局引入
300 万元资金,建立了“500 亩特色牛角香辣椒种植
推广基地”,同时帮助注册“岑洞牛角香辣椒”商标,
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推动特色辣椒
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没想到这小辣椒还能种出那么大的名堂!岑洞
牛角香辣椒的品牌打响了,我们现在只管生产,不愁
销路!”岑洞村村主任覃效武笑道。
走访贫困户,摸排
统计相关数据 “岑洞村产业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家一户
规模小,那就组织起来闯市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贫干部奔走于大山间、河流间,找水源、建水池、铺 扶贫干部刘虎说。很快,岑洞村产业发展经验被上海
水管……多个村子里蓄水饮水装置接连完工。 边检总站推广至其他定点帮扶村,在龙奋村,“云上
水是留下来了,水质问题却接踵而至。在村小学, 鸡舍”专业养殖项目酝酿而出,2020 年 12 月 21 日,
这个问题更加令人揪心。不少孩子们习惯直接从水 1500 只土鸡出栏,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 20 万
龙头里接生水喝。“平时还好,可每年夏天一下暴雨, 元。在岑牙村,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耗资 48 万元
水龙头里的水就变得浑浊起来,这对他们的健康造成 的糯米及罗汉果加工车间里热火朝天,成为村民增收
了很大的隐患。”龙奋村小学校长余功言介绍说。 致富的新渠道。通过“一村一品”“一村一策”,上海
2020 年 8 月以来,一场由上海边检总站发起的 边检总站将村寨里原本“散、小、弱”的产业组织化、
“校园净水计划”迅速启动,扶贫干部走访上海各大 规模化、集约化,统一嫁接至电商平台进行供销对
净水厂商,多方寻找适合山区复杂水质的优质净水设 接,让农户更稳定地分享产业链条的增值收益,更好
备。功夫不负有心人,10 月,为山区小学量身定制 地提升经营产业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单位内部购
的经过四层过滤的净水系统在大山里安了家。如今, 买、帮销等渠道,截至目前已销售农产品 220 余万元,
村小学里每个水龙头上都安装了滤水器,并添置了公 蹚出了产业扶贫新路子。
用温开水机,孩子们饮水用水更卫生、更安全。
这只是上海边检总站在富禄乡实施进农村人居 夫妻携手走出致富路
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上海边检 在三江县,有名的不只是岑洞村的牛角辣椒,
总站下足绣花功夫,“路面硬化”“亮灯”工程、“户 还有一代代的伐木工人。在两广地区的木材厂里,经
户通小喇叭”等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地部署,贫困村 常能听到来自三江大山里的乡音。他们背井离乡走出
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大山,凭着一身体力吃饭。可砍木头,终究是个短工。
许多村民在深山老林里砍几个月木头,出来把钱花
小辣椒长出大名堂 掉,然后再去砍木头,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山连山,坡连坡,巴掌地里种辣椒。这曾经是 如何让当地老百姓告别“打零工”实现“稳就业”?
岑洞村辣椒产业的真实写照。因为对接不上大市场, 上海边检总站扶贫干部走门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对当
种出了辣椒换不来钱,岑洞村一直戴着贫困帽。 地村民就业能力与需求进行摸底后发现,“文化水平较
对村民姚文虎来说,卖辣椒唯一的方式就是用 低、专业技能缺乏”成为制约村民走出大山的“最后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