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0年总第024期
P. 75
卫士风采 | 前 锋 ACHIEVEMENTS
生的书包,杜绝把零食带进学校,并检查
学生仪容仪表,督促讲卫生重形象 ;中午
联合老师值班巡查,监督学生自觉午休 ;
每天放学后,全校进行作风讲评,表扬优
秀提醒后进。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学生
作风养成和个人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真没想到,支教老师帮助学校
完成了几十年想实现的愿望。”校长说。
“李老师,我的孩子变了,再也不要
零钱买零食了,还知道每天刷牙呢。”一
位家长专门来学校找李海弟述说孩子的
变化。 他们是我的宝贝
当然,最让李海弟担忧的还是学生
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都 □ 文 / 丁丽美
不理想,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已经切
切实实落后在起跑线上。我能做的,就是
尽可能地带他们奔跑、奔跑!” 开学第一课,我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英文字母“A”,一边说 :“宝
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李海弟主动承 贝,跟妈妈一起念。”
担起该校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 孩子们哄堂大笑,“丁老师,居然叫我们宝贝哎。”“嘿嘿,我们是她
作任务,在得知学校还缺少体育及音乐老 的宝贝。”
师时,他又凭借自身特长,主动请缨承担 支教之前,一直在家辅导儿子学说英语,说了太多遍“宝贝,跟妈
起全校体育及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平 妈一起念”。习惯性地冒出这句话,让我吃惊但也自然,“我正是怀着同
均每周教学任务达到了 21 节。220 个日 样一份爱,愿意离家一年,离开两个年幼的儿子,来支教的啊,没什么
夜的坚守,570 节课的生动讲解,李海弟 不好意思。”
早已将全部心力与 129 名学生融为一体, 从此,我走进 40 个孩子的心里,与勇伟小学、侗寨、侗服结下了不
他不断创新授课方式、主动帮扶家庭困难 解之缘。
学生、积极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在学生眼 这里的孩子 90% 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最缺的是陪伴和关爱。清晨
里,他既是老师也是知心哥哥。 我锻炼,他们会跟着我跑步,于是我有了“小蚂蚁纵队”;早上我喝稀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的班级在 他们会趴在窗口看,“老师,你天天吃这个不厌吗?”“这个粽子看起来
期末考试中,数学单科成绩由原来全乡 更好吃,我没吃过。”他们对我的一切都是那么好奇。
14 所小学的第七名提升至第二名,一名 入冬了,我挨家挨户给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户送上过年的物资,
学生综合成绩取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 路过翁爷爷家抽空去坐了坐。这位退而不休的老党员一直在关心下一代
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委员会,继续发光发热,对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三江脱贫感触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颇深。“最近寨子里不少人找到我,跟我反映,想为你们支教老师举办一
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于 个‘百家宴’,用侗族最高的礼仪欢送你们,感谢你们对 24 个学生的资
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李海弟把这句话写 助情,对三江的帮扶情。”我一边烤着火,一边推辞着,“不,不用!”
在了从浙江带来的一把小提琴上。闲暇 炭火在我眼前跳跃,渐渐模糊成红红的一团,我把头往后仰了仰。
时,他常在校园一隅,面对连绵群山演奏, “其实,我也很舍不得你们走。”翁爷爷摘下眼镜,擦拭眼角的泪水。
乐曲里有他对家人的想念,更多的是对支 我抿着嘴、点着头、抽噎着。
教生活的期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次支教行,一生三江情。
2020 年第 12 期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