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缘为爱得深沉

  • 伴随着山巅飘来的丝丝晨曦,沉寂了一夜的山间村寨,慢慢苏醒过来。

    杨荣再次打开自己的百宝箱——警用工作包,认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看一看今天下乡开展工作需要的东西是否有遗漏。

    2019年1月2日,这已是怒江州边境管理支队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杨荣第二次回到独龙江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了。

    出门前,杨荣习惯性地来到警容镜前,整理起刚刚换上的崭新警服。就在不久前,他脱下了那身熟悉的橄榄绿,换上了不一样的公安蓝,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今天,是他第一次穿着警服下乡,心情有点激动又有点忐忑,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第一次下乡的时候。

    跨出派出所大门,神秘美丽的独龙江特色民居扑面而来,以原始古朴的独龙族元素为主格调,注重文化内涵,兼顾人与自然和谐,整个民居外墙用水冬瓜树进行包装,屋顶的青瓦上面又加盖一层茅草,以独龙毯为基色的装檐线、木门木窗和独具独龙族特色的廊檐格外显眼,充分体现了独龙族元素与大自然的协调,美观大方,适用宜居,成为独龙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相关史料介绍,大约在汉武帝时期,独龙族同胞属于生活在中、印、缅三角地带的日旺部落集团的一支,唐代的樊绰在《蛮书》中称他们为“绣面部落”。独龙族的族称始见于《大元一统志》,被称为“撬”。明清时称为“俅”或“曲”。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央民委扩大会议参会的各族代表时,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命名为“独龙族”。

    杨荣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独龙江,看到独龙族群众在山上每一个能立得住脚的地方用长短不一的支柱,把木楞房或木板房高高地架离地面,溪流就从屋下流过,既可通风防湿,又能挨过漫长的雨季。每个聚居点不超过七八户人家,也有不少孤零零的单家独户。独龙族有句谚语:走村三天,过江半月。一位在独龙江工作多年的老干部介绍说:那时村里如果要开会,各家各户的人会带着两天的干粮步行到村主任家,开完会住一夜第二天再走回家。如今的独龙江,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惊叹。

    沉醉在美景中的杨荣还没走上几步路,就遇到了派出所的“亲戚”老朱迎面走来,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用依稀带着四川口音的方言招呼道:“刚换新衣服,又是周末,也不休息一下,还要出去?”杨荣停下矫健的步伐,细心地叮嘱他最近天冷,可能还要下雨,早晚记得添加衣服,注意保重身体。

    老朱,原名朱占松,重庆市开县人,今年已经60多岁了。早在1989年,38岁的老朱就孤身一人来到独龙江乡巴坡村打拼。当时的独龙江“吃人”的东西多,人吃的东西少,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蚊虫特别多,晚上几乎无法入睡。正在老朱不知所措的时候,派出所民警找到他登记外来人员信息,了解到他的困难后,连夜给他送来了防蚊虫叮咬的药,并邀请他有空去所里坐坐。

    一回生二回熟,后来老朱在派出所大门北侧十几米处,盖了几间木板房,在独龙江扎根下来,也与派出所攀上了亲戚。2006年4月15日晚,老朱的妻子突然感到下腹剧痛难忍,进而昏迷过去。当时独龙江隧道未通,且时值大雪封山,通往县城的交通完全中断,根本不可能把病人送出去就诊。情急之下,老朱向派出所求救,所里的医助梁立海急忙带着药物赶往老朱家中,从晚上8点一直到次日子夜1点钟,才将病人从危险边缘抢救回来。同年的7月26日,老朱的妻子再次旧病复发,又是所里的医助邓儒聪把她抢救了回来。老朱多次想要送钱送物感谢派出所都被拒绝,无奈之余,老朱到派出所走“亲戚”更勤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大年初一,老朱都要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张罗出一桌家乡风味的饭菜,邀请所里的人吃顿团圆饭。

    拐过一个弯,杨荣就走到了熟悉的独龙江边,临江一排石栏杆,旁边是可观江景的“情侣路”。江水碧绿清亮,柔美澄澈,水流轻缓,冲击江中石块荡起一个个轻盈的水花。两棵棕树立于岸边,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摇曳多姿的身影十分迷人,闭目凝神,轻轻呼吸,空气洁净,沁人心脾。虽然现在交通好了,下乡都可以坐车,双脚可以放假,不需要再那么辛苦地走路了,但是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或是到特别远的地方,杨荣还是喜欢走着去下乡。他觉得坐在车上疾驰而过,隔着车窗交流,好像与群众疏远了,不如走路时面对面的相遇,亲切而温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走路可以近距离欣赏那天然翡翠般纯净的独龙江,清澈透明的江水从群山中走来,带着一股子野性,唱着粗犷的歌,从一座山峰峡谷流向另一座山峰峡谷,日夜不停息,待闯过山崖巨石,便化成一片天蓝色的水流,哺育着世代繁衍在此的独龙族群众。

    听着独龙江的天籁之音,沿着江边前行七八百米,便到了独龙江第一桥。桥不宽,可容一辆汽车通过,车辆行人皆由此过河,桥两岸是钢筋水泥浇筑的两座形似大门的桥洞,两侧由多根粗大的钢索和钢板固定,桥身钢板铺就,是去孔当村孔干小组的必经之路。今天下乡的第一站就是看望孔干小组的文面女肯国芳老人。前几天听说她身体有点不舒服,今天刚好去看看她,还可以趁着早上刚起床,群众还没出门干活,顺便去村里开展“110”宣传活动。

    独龙族文面的习俗当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文面限于妇女,俗称“画脸”。《新唐书》称“文面濮”,《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文面由来已久。文面是一件极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荆棘刺出图案,用锅烟或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神经丰富,要红肿、剧痛一周左右,所纹图案终生不退。文面样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女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需要文面。文面时,少女先洗脸后直卧躺于地,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以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从上至下地依图案刺戳破脸庞,再用锅烟或西南桦制成的染料,反复揉擦刺文,让其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消失,青蓝色的文样便永留脸上。

    沿着独龙江走了半小时左右,杨荣便来到了肯国芳老人家。还没进屋,好像是预感到了他的到来,肯国芳老人从家里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地向杨荣伸出了双手。杨荣见状,急忙小跑几步,上前扶住老人。

    老人身高约1.3米,瘦小却有精神,是如今为数不多的独龙族文面女之一。孔当村安居房建成后,肯国芳家从山上搬下来有6年了,退耕还林后国家定期发放粮食,家里打理着三四十亩草果地,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比较好的了。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后,了解到前几天老人是风湿发作,现在已经不疼了,精神也比较好,杨荣便放心了,细心叮嘱老人的孙女要照顾好老人。

    独龙江乡文面女从2007年的近130人减少到了现在的26人,其中最小的近60岁,最老的已经有90多岁。从2008年开始,独龙江派出所医疗小分队陆续为文面女建立健康档案,所里的医助会定期上门为她们测量体重、血压等各项身体指标,监测记录她们的健康状况。文面女大多身体较好,可以从事轻度体力劳动,但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较为普遍,少数几个文面女有高血压。检查出身体有小问题时,所里的医助就给她们开药,如果遇到严重的病症,就送她们去乡里或县里的医院。2017年11月的一天,肯国芳老人患胆囊炎,疼痛难忍,老人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求助,民警闻讯迅速赶到,检查后立即将老人送往乡卫生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老人康复后,杨荣经常和医助一起给肯国芳老人检查身体,还经常帮助老人家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成为老人一家的“近亲”。

    从肯国芳老人家里出来,杨荣轻车熟路地开始走村入户宣传“110”。他结合近期辖区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等现实情况,向群众详细讲解如何正确报警、如何配合警方履行公民义务、如何做好日常及紧急状态下的自我保护,以及防盗、防骗、防抢、防火、禁毒、交通等相关常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群众见到这个自家人,纷纷主动围了上来,热情地打招呼,拉着他往家里走。与群众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刚泡好的茶还没来得及喝上几口,杨荣就不得不离开,按工作计划前往所里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今天约好了孔当一组的群众一起学习种植技术。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看着远处山间若隐若现的羊肚菌种植大棚,杨荣不由想起了刚来独龙江所时,老所长给自己讲的独龙江前哨排排长虎映山背牛进独龙江的故事。当年部队进驻独龙江时,看到独龙族群众不会种庄稼,不会耕田犁地,只会刀耕火种,他们的独龙牛虽然强壮,但在山林中放养,跟野牛差不多,根本不会耕田。虎映山决心来一次耕种革命,利用探亲的机会,从家乡买了一头小黄牛,计划为独龙江培育出第一代耕牛。但是当时交通不便,过了贡山县,再也无车可坐,且进入独龙江的路雪峰林立,峭壁挡道,不要说牛无法走,就是人也难过。没有更好的办法,虎映山只好把小黄牛扛在肩上,背着牛走过峭壁上的羊肠小道,攀上悬崖绝壁的天梯。从贡山到独龙江,平常走3天,虎映山背着牛,走了整整9天,多少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终于将小黄牛带进了独龙江,从此独龙江有了会耕田犁地的黄牛。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独龙江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闭塞落后的信息,使独龙族群众只能靠刀耕火种方式种植苞谷勉强填饱肚子,特别是大雪封山的时候,物资更是匮乏,能吃上绿色蔬菜成为大家的奢望。群众有需要,民警就有行动,在多方努力下,派出所建成了独龙江第一个蔬菜大棚,从育秧、种植到施肥、预防病虫害,民警经过无数次试验,成功种植了品种多样的蔬菜,结束了在独龙江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更多的独龙族群众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派出所将巴坡警务室农副业生产基地和三乡的蔬菜种植大棚作为传播先进种植技术的主要阵地,为群众购买良种、地膜等生产物资,帮助群众在马库村、巴坡、三乡建立科技示范田十余亩,推广大棚蔬菜种植,让独龙江一年四季都能种出蔬菜。

    了解到独龙江适合种植羊肚菌,且羊肚菌经济价值较高后,所里又在离派出所4公里的山坡上,租种了两亩荒地,建起了羊肚菌种植基地,成为向群众传授技术的一个平台。蹲在大棚里,看着正在努力学习种植技术的群众,热闹的场面让杨荣感到很充实,从当年的背牛进山,到后来的大棚蔬菜,再到今天的羊肚菌种植,不仅见证了独龙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真实记录了警民鱼水一家亲的感人画面。

    在回所里的路上,不时有干活回来的群众见到杨荣,欣喜地过来摸摸他刚穿上的新警服,热情地要拉着他回家一起吃晚饭。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在四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杨荣结束了白天的工作,走进了派出所,再次看到了“扎根独龙江 一心为人民”10个鲜红的大字。第一次看到这10个大字是在巴坡警务室的后墙上,老所长带着刚来的他去把字涂刷了一遍,从此他便深深地印刻在了心里,与它融为一体。

    夜渐渐深了,独龙江脱离了白日的喧闹,再次沉静了下来,安静祥和的氛围笼罩在独龙江江畔。杨荣相信,他和同事们一定会继续用辛勤的汗水守护这片深爱的土地,把“扎根独龙江 一心为人民”10个大字传承下去,让它永远回响在独龙江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