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彩云之南到陇上肃北

  • 2019年春节前夕,来自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陶仕驹和张征分配到甘肃酒泉明水边境派出所,该所位于中蒙交界甘肃段的马鬃山边境地区,自然条件异常艰苦。

    今年的立春比以往来得更早,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时,马鬃山依旧白雪皑皑。常年冻土加之气候严寒,冬季为数不多的几场雪便覆盖了犄角旮旯,徒手在户外,不一会儿,就被冻得手指生疼。

    炊事员陶仕驹一张娃娃脸,很难看出他已工作8年,面对新的环境他“重操旧业”,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云南很少做面食,甘肃恰恰相反,有段时间,单位“一天不吃面,当天没吃饭”的感觉盛行。

    解难还需实干。为练好做面基本功,勤学苦练面食做法成了陶仕驹每天的必修课,早起晚睡是他的常态。和面、拉面、发面常使陶仕驹“面红耳赤”,烩面、拉面、油泼面出锅成品也由“面目全非”成功转型为“面面俱到”。

    通过磨合,陶仕驹的厨艺渐入佳境,揪面片快如飞雪,切蒜瓣薄如蝉翼,炒起家常菜来,更是不在话下。点火、烧油、打蛋,鸡蛋清在油锅里迅速泛起,似姑娘裙子的花边在风中飞舞,一番乒乒乓乓地翻炒,油烟四起,热气缭绕,宛如仙境,冰窟窿般的厨房燃起了无限活力,也热闹了起来。有时,主厨和帮厨人员间的欢歌笑语大有撼动墙体之势,笑声落下,饭菜上桌。

    单说馒头的蒸法就有好多种。年夜饭上,陶仕驹和同事张俊展示了红枣点缀法,大家眼前一亮,馒头上点缀了红枣,美观好看,入口后也是味蕾的享受,成了大家记忆里最难忘的年味之一。

    陶仕驹这样阐释自己的努力,“这种做法被毙,我还有另一种做法,另一种做法被毙了,我还能做家乡菜。”

    “那如果家乡菜也被毙了呢?”

    “我还有办法呢,网上搜做法,依葫芦画瓢啊,除了保密配方,几乎所有饭菜的做法网上都能找到。”

    陶仕驹的回答带着不服输的倔强。

    8年军旅锤炼,他在养殖员、种植员岗位上喂过猪、种过树,在两个派出所、两个检查站工作过。对于未来,他没有畏惧迷茫。转改人民警察后,身份变了,从彩云之南来到陇上肃北,环境更为艰苦,还处在见习期的他一直说,艰苦的环境更能见证漫漫人生中不平凡的成长,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与陶仕驹一起到明水边境派出所的还有张征,过去是部队驾驶员。回忆起坐大巴车到马鬃山的情形,他用“意外”二字形容。“当时由甘肃省外同批次分配到马鬃山工作的战友30余人,开始大家在车上还有说有笑,一过酒泉的玉门镇,望着公路两侧看不到边际的戈壁,大家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第一次听说洗车不能用凉水。必须要端一脸盆热水,趁着热气还未散去,两手并用赶紧拿抹布擦拭,如果水温凉了,擦在车上瞬间结冰,一盆一盆热水地换,擦拭一辆车需要一个下午。”他说,来到这里生命里有了诸多“第一次”。第一次来到这么荒凉的地方、第一次帮厨做饭、第一次操作锅炉……“在艰苦的环境坚守国门,人生才更有意义。”

    由于明水边境派出所单独“驻防”,冬季供暖自力更生,操作锅炉是每个人的基本功,这自然也成了张征的必修课。煤焦油顺着烟管滴滴答答,一不留神就会正中头顶,乌黑油亮不说,而且黏性强、密度大,冲洗三遍都不能彻底清除,反而实现了发胶、染发剂的强大“功效”;在浓烟裹挟下,口罩的作用甚微,网购来的防毒面具就派上了用场,带着装备一头扎进锅炉房,在里面连续作业可以更持久些,免去了在锅炉房和户外之间进进出出、来回换气的麻烦;低头看炉膛的时候,会偶遇不明燃烧物腾空而起,扑哧一下,火星溅到了眉毛,真是置身于浓烟还遇上燃眉之急。可这对于爱学习的张征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4个开工生产的矿山企业,常住人口42户121人。”今年全国两会安保期间,张征利用驾驶车辆到辖区开展工作的时机,用心熟悉辖区情况,并熟记相关基础数据。“多思索、多琢磨、多实践,时间久了,基本功也就具备了。”当问及他怎样看待业务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

    从彩云之南到陇上肃北,离开相对优越的环境,奔赴边疆,类似张征、陶仕驹这样跨省区招录的新警还有很多,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们面对改革大考做出的回答。虽然选择边疆就意味着选择清贫艰苦,可他们毅然决然,用青春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催生信仰,把国门深深根植于内心深处。未来的他们,一定是祖国最放心的“戍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