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紫荆竞争艳 “一地两检”促繁荣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通车让香港一下迈入了“高铁时代”,实现了香港与全国高铁网的互联互通,对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贸活动,促进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香港与内地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高铁列车从西九龙站驶抵深圳福田站仅需14分钟,驶抵广州南站约需48分钟。目前,从香港乘坐高铁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厦门等全国16个主要城市44个站点。高铁香港段的开通,让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布局基本完成,大幅度拉近了香港与内地的距离,香港与内地血浓于水的情感更加紧密地交融在一起。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春暖花开时节,香港紫荆花开,一枝枝,一簇簇,紧紧相拥,如染、如画。
    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九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职工,每天通过地下高铁往返深港两地,每当他们经过地下二层或三层内地口岸区中心开阔区域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抬头,通过口岸顶端那片唯一的玻璃幕墙仰望香港的天空,“天气真好,紫荆花正开得非常绚烂吧!”
    “紫荆花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我们在这里执勤,对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深度融合意义重大。”这是为香港繁荣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默默奉献的西九龙边检站民警发自肺腑的心声。


    为了“一国两制”伟大实践
    ——决不能输在“起跑线”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方针率先在香港成为现实。
    2018年9月23日,国家唯一在香港实施“一地两检”的口岸——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正式开通运行,“一国两制”新的伟大实践在香港回归22年之际,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香港与内地的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是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后,全国第一个新开通的国际性开放口岸。为了筹建、开通运行西九龙站口岸,西九龙边检站全体民警,始终站在维护“一国两制”的战略高度,时刻牢记履行“一地两检”的神圣使命,光荣、自豪地作为第一支派驻境外的移民管理队伍,自信、亲和地驻守在百年沧桑的香港,专业、高效地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时间回到2018年5月8日,那时候西九龙站口岸内地口岸区略显冷清,几十条尚未完全建好的边检查验通道矗立在空旷的查验大厅,而此时距离口岸开通还不足5个月的时间。执勤设施设备、办公家具的招投标、运输、安装,以及系统的调试等工作都要开展,工作人员如何通勤、内地派驻人员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就餐等问题都需要各方共同协商解决。
    审时度势,深圳边检总站党委果断决策,及时成立西九龙边检筹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集中精力负责各项筹建工作。筹建专班成立当日,总站长李长友即对专班提出了“开通西九龙,工作创一流”的工作目标。
    筹建专班成立之初只有15个人,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全面理清筹建任务,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对照工作目标整理出141项具体任务。
    “工作压力大是最明显的感觉,每天面对的工作任务特别多,经常是十几项工作排在一起,小本子里记得密密麻麻,有时候真的很担心哪一项任务不能按期完成而耽误整个筹建进度。”筹建专班民警肖港回忆那段时间感慨道。
    “各项工作都要高标准抓好,我们要赢在起跑线上。”这是筹建专班负责人李长青经常讲起的一句话。
    “让我们以搏击来开创一个未来,让我们用奋斗去弘扬一种精神。”这是筹建专班所有成员的共识。


    为了“一地两检”顺利实施
    ——竭尽所能突破“瓶颈口”
    当时边检筹建专班面临的最大困难和压力,主要是按照香港法律和“一地两检”合作安排,筹建期间在口岸开展的所有工作,都必须适用香港的法律法规。而且,在香港筹建口岸也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借鉴。
     “口岸未移交前,我们希望边检技术核心系统由我方技术人员提前安装调试,可是我们不具备香港法律规定的工作资质。”技术民警杜晓乐对此记忆犹新。
    “第一次去口岸就发现验证台台面过宽,我当时就坐下来测验了一下,使劲伸长胳膊也很难拿到旅客递过来的证件。我身高1米8多,女民警就更不方便了。”基建民警刘志成说。
    关于人工验证台面过宽的问题,筹建专班人员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深圳市口岸办,提出要对验证台进行改造。市口岸办高度重视,专门做了沟通协调,但是香港施工方的答复是需要按香港的程序报批,整个流程下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鉴于第三季度就要确保口岸开通,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核心查验系统安装调试、验证台改造等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工作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国家移民管理局和深圳边检总站积极协调,港方同意在口岸正式开通前,提前将内地口岸区移交给内地派驻单位,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内地口岸区移交后的有限时间,开展设备运输安装、系统调试和验证台改造等工作。
    除了筹建工作要遵守香港法律法规外,在与港方共同制定各种制度、方案时,由于法制基础和管理模式不同,也面临着极大的沟通协调困难。
    在《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广深港高铁西九龙口岸运行管理的协作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深港双方十几家单位共同协商。由于该方案涉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口岸运行管理问题,筹建专班近20次主动联系、协调各有关单位,先后7次去函省、市政府,提出63条修改意见,全部被起草主办单位采纳。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我是每一个条款都看了几十遍,逐字逐句研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竭尽所能研提边检意见,生怕出现一点疏忽,给今后工作带来不利。”筹建专班负责人艾锋对当时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西九龙边检人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高标准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筹建专班人员为了筹建任务,他们的家庭和亲人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2018年7月,筹建专班业务工作负责人李盛科的岳母突发重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全天候照顾。李盛科为了不影响筹建工作,只能每天往返于单位和医院,一直到9月份老人去世,李盛科从没有耽误工作。
    按照计划,2018年8月8日要口岸验收,筹建专班民警刘志成爱人的预产期刚好也在8月初,那段时间又正是执勤设备和办公家具集中进场的阶段。刘志成顾不上即将临产的爱人,连续在口岸奋战了12个日夜。口岸验收通过后,他回到家中见到了已经出生6天的儿子。
    “口岸验收顺利通过,我儿子也平安降生,双喜临门,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刘志成眯着本就不大的眼睛笑呵呵地说。


    为了口岸按时开通
    ——与时间赛跑干出“加速度”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2018年8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高铁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将于9月4日启用,内地派驻机构人员将正式进驻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工作。同时宣布,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于9月23日投入营运。
    盼望多时的内地口岸区终于交付内地派驻单位使用,许多在之前无法进行的工作,终于可以加快推进了。此时距离口岸开通仅剩19天。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全体民警不分早晚,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开展查验系统、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业务人员对已部署的自助、人工查验系统进行业务全流程测试,特勤队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处突演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在口岸开通前不到10天的冲刺期,西九龙边检站技术民警在总站技术处大力支持下,共完成76台梅沙前后台工作站、60条自助通道、26台笔记本单机版、45台公安网终端工作站、136台交换机的安装调试;检查员共进行了14万多次的证件全流程查验测试和全部通道开启状态下的压力测试;特勤队员在一线民警的配合下,按照红蓝军对抗模式,开展了34次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不同方式的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参加观摩港方演练19次,参加内地各派驻单位联合演练13次。一切筹建准备工作都在朝着预期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天有不测风云。在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时,超强台风“山竹”不期而至。
    9月15日夜间,在接到铁路公司关于高铁列车因受台风影响停止运行的通知时,负责系统测试和列车员工查验任务的6名夜班民警,已经在口岸工作了12个小时,他们需要在口岸一直坚守到列车恢复运行。
    列车停运期间,内地口岸区的工作人员既不能返回深圳市区,按照“一地两检”合作安排,也不能走出口岸上到香港地面。在无人替换的情况下,6位民警在口岸内不间断巡查机房、查验大厅、办公用房等场地,确保边检执勤、办公设施设备不受台风或水浸损坏。
    9月17日列车恢复运行时,在口岸值守的6名民警靠着前期备存的方便面等速食食品坚守了50多个小时。
    最后冲刺阶段,任务最艰巨的莫过于确保查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19天、456小时、27360分钟,从内地口岸区启用到口岸开通,技术保障队17名民警在队长李威的带领下,每时每刻都在与时间赛跑。当一条条自助通道符合查验要求、一台台交换机调试成功,技术民警们的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随着后勤保障人员数十次与港方和各内地派驻单位沟通协商,工作人员就餐、通勤等方案也先后达成一致,西九龙边检站以“最佳状态”迎接西九龙站口岸的正式开通。


    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人文关怀体现“真温情”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
    2019年3月27日,西九龙站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口岸开通以来日均通关人数达5.5万人次,其中2019年2月7日,查验出入境人员10.5万人次。西九龙站口岸迅速成为香港与内地高度融合的亲情通道。
    西九龙边检站始终牢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职责使命,在提高旅客通关速度、落实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候检不超过30分钟举措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举措。
    西九龙站口岸是高铁口岸,赴港旅游方便快捷,不需要中转,是内地旅客游香港的首选口岸。针对家庭旅客多的特点,西九龙边检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通了“E家行”通道。该通道的设计充分考虑偕行儿童家庭旅客的心理需求,将紧邻自助通道的人工通道改造升级,与旁边的自助通道组成查验整体。家长走自助,小孩走人工,大人看着小孩,一家出行,同步过关。“E家行”通道投入使用后被多家媒体先后报道,赢得了广大旅客的普遍赞誉。
    除“E家行”通道外,乡音广播、老人自助通道等多项创新便民举措相继推行。“没有孩子陪伴,我很担心自己不懂怎么过关,没想到西九龙口岸有方言广播,还有老人专用自助通道,真是太贴心了。”春节前回汕头老家探亲的黄阿伯高兴地说。
    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的同时,西九龙边检站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主动协调内地和港方有关单位,建立口岸紧急救援机制,多次成功挽救突发疾病旅客的生命。
    2019年1月30日,G99次上海至西九龙站的高铁列车上,69岁的香港旅客朱某因突发心脏疾病,请求下车后紧急送往香港医院救治。西九龙边检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启绿色生命通道,仅用9分钟就将该旅客送上救护车。
    为克服比港方入境事务处工作人员少、查验通道少以及通勤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西九龙边检站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勤务随着任务走”,创新实施“小单元执勤”模式,按周末、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和平日客流低谷期三种情形灵活安排警力,实现了“客流低谷旅客即到即走、客流高峰旅客快速通关”的目标,同时确保了民警“忙闲有序、劳逸结合”。
    香港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搭乘高铁后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与内地边检有紧密配合,他们牺牲了休息时间,克服了通勤、用膳等困难,保障了口岸更顺畅,证明了国家支持香港发展的力度。”
    西九龙口岸开通以来,西九龙边检站已先后为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宣讲会代表团、香港青少年民族文化交流团、15国驻港领事馆总领事等共40批次、600余人次国内外重要宾客提供优质的通关服务,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在奔涌不息的时间长河中,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筹建开通这短暂的岁月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这历史长河的一瞬间,西九龙边检站筹建人员做出的努力将化作永恒,只为完成好这一代人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