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难民危机背景下的法国应对策略分析

  • 湖南湘潭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专业教师,国际移民中心研究员,法国洛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语言文学、区域与国别研究。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科研专著、教材多部。代表作有:《恐袭阴影下的法国北非移民族性与政策研究》《欧洲移民蓝皮书2017——马克龙时代法国难民政策分析》《移民历史、文化与治理——法国同和同化模式》《欧洲移民蓝皮书2018——法国难民融入政策改革分析》等。

     

    自2010年以来,大量来自非洲、中东和南亚的难民通过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抵达欧洲,直至2015年出现了难民潮的高峰。数百万申请庇护者的到来使得欧洲各国措手不及,同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动荡和国际矛盾。自2016年以来,尽管到达的人数有所下降,但欧洲局势仍然复杂而严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场危机的爆发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难民大都来源于经常发生局部战争的国家,如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还有受到政治运动影响的地区,如“阿拉伯之春”波及的突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等。据国际移民组织称,2015年有超过一百万人抵达欧洲,其中大部分来自叙利亚(56%)、阿富汗(24%)和伊拉克(10%);另一方面,欧洲大陆是难民理想的和相对容易到达的地方,特别是法国、德国和瑞士等经济发达且秉承“人道主义”的国家,吸引了不得不背井离乡,并渴望重建新生活的避难者。

    然而,作为难民的主要申请国家之一,法国的社会局势却不容乐观,对于接待和安置不断涌入的申请者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法国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恐怖袭击频繁爆发,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存在了大量来自非洲、亚洲和东欧的移民。自2009年开始,新移民的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15年至2017年。数量庞大的入境者给法国的经济和治安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引发了民族矛盾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将法国推到了一个“以变求存”的处境中。在此背景下,法国政府对内加强对难民的管控和治理,并于2018年开始了《移民法》改革,确定了移民“个性化融入”的基本路线;对外,建立“德法联盟”,加强与邻国和难民来源国的协商与合作,支持“配给制”与“迁移计划”。面对危机,法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与坚决的措施,为欧洲妥善解决难民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有意义的参照,正如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所说:“欢迎是肯定的,帮助是明显的,痛苦是坚决不要的。”

     

    一、难民管控与安置

    2015年法国政府在北方城市加莱建立了“丛林难民营”,目的是将滞留的非法移民集中起来便于管理。但是,来自苏丹、叙利亚、厄立特里亚和阿富汗等多个国家的难民聚集于此,引发了当地的经济、治安、卫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016年10月24日到27日,政府对“丛林难民营”实行强制拆除措施。一方面将滞留者送往各地的“接待和指导中心”,等待身份的进一步审核;另一方面,对于拒绝迁移者立即遣返。当时的内政部长贝尔纳·卡泽诺夫提出了一项安置计划,建议政府把加莱难民合理分散到各省的接待中心,但包括巴黎在内的各个城市都显得“不堪重负”(如表1所示)。即便存在着巨大的安置压力,法国政府一再表示出治理非法移民的决心。2017年5月时任内政部长热拉尔·哥伦布宣布向加莱增派150名宪兵,以避免“丛林”再次建立。

    在坚决打击非法移民的同时,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多次表示了法国对待难民的基本态度,正如他在《论坛》中所说:“法国应当坚持历史的传统,承担接待难民的合理责任,同时将没有被接受的难民有效率地送回。”另外,他建议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缩短申请者的审核时间,并且允许各地接待中心直接做出决定。2017年7月,马克龙在奥尔良发表公开讲话,宣告了新一任政府对待难民问题的原则:一方面他主张对合法难民进行有尊严的安置;另一方面,强调“融入”能力是入籍的关键。2017年9月,新总统提出了“彻底改革《避难法》和移民接待政策”的口号,宣布将效仿戴高乐总统1945年11月2日颁布新法的举措,对现有相关法令进行全面改革,同时,他主张严格区分难民身份,加强与难民来源国合作,鼓励滞留者自愿返回祖国。

    2018年2月,法国政府宣布了一份名为《为了控制移民、有效庇护和成功融入》的计划书,这份草案最终于2018年8月1日在“国民议会”上获得通过,并于9月10日颁布。新法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三点:首先,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新法规定:延长外国人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从原来的45天增至90天,如果对方阻碍搬迁,可延长15天(最多可延长三倍);外国人在申根地区境外未经许可越过边界,如未通过控制点,处以罚款3,750欧元。其次,提高政府处理难民事务的工作效率,新法规定:难民进入法国之后,提交庇护申请的停留期限从120天减少至90天,并且,所有相关文件将被加快处理;难民向国家庇护法院求助的期限也从一个月减少到15天,并允许通过视频听证会远程进行各项程序。最后是推进新移民融入,关于这一点,从《达舍的72条建议》和《马蒂尼翁整体行动计划》到新法颁布,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条令改革,新法规定:添加《人才护照》的新类别,将其扩展至企业员工和一切对法国做出贡献的人;鼓励大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安置和流动,并且,政策主要倾向于在法国完成学业和被证明有足够能力定居法国的申请者。

    总之,法国在应对欧洲难民危机时,表现出了积极而理性的态度,采取了接待和管控相结合的政策。但是,面对规模空前的难民潮,法国政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改革中的难民融入政策

    根据2006年7月24日颁布的《移民和融入法》,法国对新入境的移民实行“合同制”管理,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外国人必须与政府签订《接待与融入合同》,承诺遵守法兰西共和国的法律和价值观,参加语言及其他公共课程;而政府有责任帮助新移民了解法国文化,组织法语及职业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法国社会。新入境者在“移民与融入办公室”进行第一次面试时收到此合同,由个人与所在地政府双方共同签订。随后,针对移民家庭,政府制定了《家庭欢迎与融入合同》作为补充条款,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合同规定:外国人及其配偶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父母的权利、男女平等、孩子的权利和法国的学制等,以帮助移民家庭的整体融入,尤其是将孩子尽早融入作为重点。

    事实上,欧洲难民潮爆发之后,法国政府就启动了一系列融入政策的改革,并提出了移民融入的“个性化路线”。2016年7月1日,新的《共和国融入合同》正式执行,以替代之前的《接待和融入合同》,专门针对首次来到法国的外国人和已获得身份的难民。根据新合同,市民培训课程将增至2天,主要涉及法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观念,以及医疗、住房、就业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语言培训方面,将按照测试结果要求新移民分别注册50小时、100小时和200小时的课程,并达到至少A1水平,高于之前《接待与融入合同》中规定的A.1.1水平。《共和国融入合同》的签订期限为1年,如果责任人能够遵守合同规则,并且达到要求的语言水平,1年之后就可以申请2到4年的多年居留证。从《融入合同》的改革,我们不难看出,获得合法居留的关键在于申请人的融入能力,尤其是语言水平。从2013年开始至2017年,获得居留的难民人数大幅度上涨(如图1所示),就说明法国对于符合条件的难民态度是积极的。

    2018年9月10日法国政府公布了新的《移民法》,其中关于《难民庇护法》的内容就占了整整12页,内容可以大体归结为两点:一方面是对难民身份的严格审核,新法规定由“法国难民保护和遣返办公室”在第一时间处理经由各渠道进入法国领土的难民安置事务;另一方面,融入计划从难民申请庇护开始就立刻并且全方位启动了。关于第一点,在条文(L744-2)和(L744-7-11)中明确规定了难民申请庇护的各项手续和进程,以及他们来到法国后可以享有的权利。从具体的法律条令来看,法国政府通过《移民法》改革规划出了一条移民“个性化融入”的基本路线,同时在语言、就业、住房、文化、社会权利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群体和情况实施“个性化”帮助。比如语言方面,从2019年开始,政府将针对新移民的语言课程增至400小时,最多可达600小时;并且将开发“更小,更同质化”的课程;同时政府提供儿童看管服务,以保障年轻父母的学习时间。就业方面,2018年10月以来,法国政府宣布了多项个性化职业融入方案,希望排除外国人融入社会的阻碍,以便为难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法案包括职业语言培训,对申请庇护者进行专业认定,为每一个新移民安排职业定向面谈,还有针对年轻移民实行就业指导,以及建立企业网络来帮助难民更有效率地找到合适的工作。住房方面,法国政府号召各省为难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住所,并明确规定:针对弱势妇女应当安排专门的住宿环境,对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难民要特殊照顾。文化方面,年轻的移民将获得价值500欧元的“文化通行证”,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法国的历史与文化。与此同时,政府还将建立名为“社会融入体育要素”的网络平台,旨在推进外来者全面融入法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总之,新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的移民政策从原来的“单一同化”模式逐步走向了“个性化融入”。

     

    三、难民问题的国际合作

    地中海因为地处欧、非大陆之间,成了非法移民进入欧洲腹地的重要通道,尤其中部海域是叙利亚、伊拉克、厄立特里亚、埃及和索马里等国难民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极其危险的偷渡路线。因为地理及政策原因,比邻地中海的意大利和希腊成了欧洲的两个主要难民入境国(如表2所示)。

    但是,从这两个国家登陆的难民并没有将其当作永久居留之地,而是希望去往德国、法国、英国等经济更为发达、工作机会更多的国家。为了缓解希腊和意大利的压力,也为了团结各成员国共同应对难民危机,欧盟在2015年9月决定建立“配额制”以实行“迁徙计划”,将首批16万名申请庇护者在各国之间进行分配 。事实上,对于欧盟的决定,各成员国的态度并不一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都持反对意见;德国、芬兰、挪威等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配额”;虽然法国国内的意见并不统一,但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承诺接待3万名申请庇护者,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只有4000人得到了安置。

    显然,法国在接受难民的问题上试图保持“量力而为”的理性态度。然而,日趋严峻的局势让法国政府意识到这场规模空前的危机不是“独善其身”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法国表现出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拆除“丛林”难民营之后,对于滞留的外国矿工和无人陪伴儿童,加莱地方政府要求重新协商《图凯条约》,提出和英国及其他欧盟成员国建立“人道主义通道”,共同分担滞留人员的接待和安置责任。关于法、意边境的难民管控问题,法国曾一度关闭两国的边界,并增派边境警察以阻止从意大利登陆的难民进入国内,引起了意大利政府和民众的不满。为了解决双方的矛盾,2017年7月初,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内政部长召开了一次“小型峰会”,就移民问题进行协商;稍后,在爱沙尼亚举行的“塔林会议”上,马克龙表示法国将接受从意大利入境的政治难民;接下来,2017年8月28日,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在巴黎召开了“四国峰会”,共同讨论难民危机的应对策略。有关与难民来源国的合作问题,马克龙在2017年7月的奥尔良公开发言中宣布了政府的工作计划,其中就提出了和欧盟国家一起从源头上解决难民危机的建议,主张与利比亚、尼日尔、乍得等国进行协商,并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另外,他号召政府与国际救援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应对非法移民带来的一系列安全和临时安置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9月,马克龙宣布将“彻底改革《避难法》和移民接待政策”,明确了“德法联盟”的重要作用,提出参考德国现行相关法律的构想。之后,在2018年的《移民法》改革中,法国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遣返方式,按照《都柏林协议》,各国应对初次抵达其境内的难民负责,事实上,就是将压力留给了意大利和希腊等难民登录国家。依据德国的“Starthilfe Plus计划”,法国提出“帮助难民自愿返回来源国”的建议。随着德国逐渐收紧难民政策,法国的《移民法》改革也制定了“严控”和“融入”相结合的基本方针,来应对大背景下的难民危机。

     

    四、结论

    根据法国官方的统计数据,自2015年以来,法国获得难民身份的人数增长了2倍,大约为1万人。并且,和传统的“马格里布地区”移民不同,现在的难民大都来自和法兰西文化相差甚远的国家。同时,法国近年来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治安问题严峻,因此,2018年的《移民法》改革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举措。随着《庇护—移民法》改革的全面启动和推进,法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难民的全国性服务运动”,并对新移民实行“个人化的社会陪伴”,从医疗、住房、语言、就业等各个方面推动新来者融入法国社会。然而,在巨大的难民安置压力下,兼顾法国利益和人道主义将是政府未来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