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12期
P. 93
艺海拾贝
I AI I I
国航海博物馆,我看到了一件特殊的护照,它是光绪 2018 年的端午节,粽叶飘香,龙舟争渡,你送
八年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领事馆发给“华民黄华饶” 上了一份便民福利见面礼——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
的。薄薄的一张纸,上面没有持证人照片,只是在正 排队不超过 30 分钟。不论海陆空的通关大厅里,目
面用文字描述了持证人体貌特征和基本情况,背面还 之所及尽是井然有序的通关人流、全速运转的自助通
有英文翻译。 关设备和热情服务的移民管理警察。不到一年,中国
黄华饶是何许人也,他和他的护照背后有着什 公民人均通关查验时间便减少至 45 秒,解决了通关
么故事呢?这件护照把历史翻到了 19 世纪中叶,百 排长队的“烦心事”。
年前的赴美华工潮和美国排华运动恍若眼前。 今年挂牌成立一周年之际,你又献上了多重生
“唉,什么时候才能赚够了钱回家?”这是在美 日礼——4 月 1 日起,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启用,实现
国劳役多年的黄华饶唯一的念想,也是支撑他努力活 六项功能“网上办”“掌上办”,同时内地居民三大出
下去的唯一希望。当时,美国因加州发现金矿和内战 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无须再回户籍地。
过后重建,需要大量劳动力,西方列强便在广东、福 一枝一叶总关情,你的礼物让更多人心里满满
建沿海口岸掠卖华工,诱骗中国人“卖身”成为资本 都是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中国公民实实在在享受
家的奴隶。 “放管服”改革的福利,外国人也“不见外”。
黄华饶就是远渡重洋的契约华工之一,勤奋廉 在厦门,美国教授、管理学博士潘维廉被大家
价的华工不仅被美国资本家长期压榨,还受到美国白 亲切称为“中国通老潘”,他在这里已经生活了 30 年,
人民众的仇视和排挤。1882 年美国甚至出台了《排 可谓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30 年前,我全家整整用
华法案》,规定居留美国的华工必须取得海关证明文 了 18 小时从香港乘船入境厦门,今非昔比,厦门已
件,方可在离境后重新获准进入美国。黄华饶的护照 经发展为四通八达的国际化现代都市”,老潘现在不
正是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签发最早的一批 管去哪都不用发愁。
护照,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华侨护照。 老潘还是福建省第一位获得“中国绿卡”的外籍
护照上的一笔一画,虚构着淘金梦,铺垫着回 人士,国家移民管理局挂牌成立后,优化了外国人在
家路。泛黄的旧护照,犹如一页书,诉说着当年华侨 华永久居留审批渠道和流程,越来越多像老潘这样的
远赴重洋、奋勇拼搏的经历 ;犹如一面镜,反映着清 高层次人才搭上了“中国绿卡直通车”留在中国。中
代对外交流的历程 ;犹如一面鼓,传递着“有国才有 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国际人才竞争我们来了!
家,国强则民尊”的历史真谛。 全家“福安”,一生“长乐”! 2019 年的春节,
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潘的回信金句成了拜年流行语。
时代新篇 “我们都是追梦人”,老潘十分欣喜 :“让世界真正了
思绪被办公桌前的一张照片拉回一年前。我拿 解中国,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起照片细细端详,这不是一张老照片,但它注定载入 从“盛世梦”“淘金梦”到“中国梦”,从“跑
历史——照片定格在 2018 年 4 月 2 日,国家移民管 腿办”“争取办”到“网上办”“掌上办”“全国通办”,
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北京长安街 14 号,公安部的正 千年的述说依旧延续,历史的画卷次第展开,国家移
门挂起两块崭新的牌子,白底黑字,上书“国家移民 民管理工作乘着改革开放的巨轮驶进新时代。今天的
管理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 我们,作为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既是倾听者,也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叩开照片中的那扇 画中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奋楫前行,用心擦
大理石门,步入时光长廊,一年多来的浮光掠影帧帧 亮新时代国门名片。
闪过,我们不妨拾取一二。 不忘来时路,打开尘封的岁月,我们品读历史,
如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管理新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开启新征程,穿过时光的罅
子?国家移民管理局,你像一位孜孜不倦的答卷人, 隙,我们勾勒蓝图,以勇气和智慧为笔墨,书写一往
未曾停下实践的脚步…… 无前的时代新篇。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