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5期
P. 84
I
左 :塔什干风景
右:塔什干 " 纪念
广场 " 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19 世纪 60 年代,部分领 斯坦形成了独特的文明交融史和文明发展史。
土并入俄罗斯帝国。到 1991 年宣布独立,成立乌兹 这里,城市古朴与现代并存,既充满浓郁的伊
别克斯坦共和国,这对于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来说,是 斯兰风情,又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这里,金色耀
一个全新的历史开端。 眼的穆斯林教堂、华丽庄严的东正教圣地、肃穆威严
的天主教堂,互不相扰。现代服饰与穆斯林面纱在这
多元文化 里和谐相处。
星月,一直是伊斯兰文化的标志。8 世纪,阿拉
伯人入侵中亚时,伊斯兰教传入乌兹别克斯坦。14 丝路古国新机遇
世纪是花剌子模帝国最强盛的时期,帖木儿大帝建造 中乌友谊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的西汉。古丝绸
了许多宗教建筑,包括现在著名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之路是最早连接两国的纽带,花剌子模汗国、希瓦汗
以及一些伊斯兰风格的陵墓,伊斯兰教发展迅速,布 国、布哈拉汗国……古丝绸之路上一颗颗璀璨的明
哈拉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圣城。虽然在苏联时期,伊斯 珠,在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中留下辉煌的印记。对中国
兰文化受到抑制,但当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伊斯兰 人来说,地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大宛国是由出使西
教又得到了复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首都塔什干, 域的张骞首先发现的。张骞奉命寻找月氏国,途中被
还是在撒马尔罕和布哈拉,都能看到古老和现代相 匈奴人捕获。10 年之后,他伺机逃脱,出了匈奴领地,
合的清真寺、宣礼塔和做礼拜的穆斯林。尽管伊斯兰 首先到的地方就是大宛。“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
文化对乌兹别克斯坦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政府仍根 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
据国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大多数民众的愿望,坚持了 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司马迁在《史记》
政教分离的原则,保持了世俗国家的性质,国家也抵 中为我们最早描绘了这个神秘的西域之国,通过古丝
制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绸之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出绚
作为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中亚地区的中心枢纽, 丽多彩的火花。在长达 2000 年的历史上,古丝绸之
多种族、多文化、多信仰在这里长期共生。最早的波 路留下了中乌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足迹。如今,这里
斯文明、希腊文明曾在此辉煌,后来陆续从中国境内 也是“一带一路”向西延伸的必经之路。
进入中亚地区的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又 “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这是 600 多年前
带来了东方文明……在反反复复的外来民族更替和 明代中国官员出使中亚后写下的诗句。乌兹别克斯坦
本民族兴衰的过程中,文明的碰撞与交汇使乌兹别克 的壮美景色自古为中国人所熟知和向往。而随着“一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