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0年总第016期
P. 55

| 聚 焦   FOCUS
















               ①                    ②

                                                 ④              ⑤                           ⑥                 ⑦
                                                            中国护照的前世今生



                                       ③
                                                                                                       □ 文 / 张  燕




               护照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旅行证件,用以证明持                        分为两半,通关时,合符而过。另据《史记》中记                         ①八思巴文虎头圆
                                                                                                          符牌
           证人的国籍与身份,一般由国家签发,属于重要的一                         载,张仪曰 :“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
           类国家机关证件。正是由于国家的存在,护照才有了                         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原。”说明在战国                        ②春秋战国虎符
           实质的意义、才有了产生的价值,也赋予了护照国                          时,各国使臣出使已经将“节”作为了出入境的凭证,                       ③唐朝西域石染典
                                                                                                          过所
           家属性,具体的管理亦体现了国家主权。加之护照在                         一定程度代表了国家权力。汉朝时期,大家熟知的张
           国际交往中的应用,使其成了一张名副其实的国家名                         骞出使西域和苏武牧羊的故事中都记录了出使信物                         ④明代长城关照印
                                                                                                          版
           片。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护照作                        “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期间,“持
                                                                                                          ⑤清朝护照
           为一项国家管理手段的实体形式在我国五千年的历                          汉节不失”;汉武帝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
           史洪流中得以延绵发展。                                     奴,“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其被扣留,时间长                       ⑥民国护照
                                                           达 19 年之久,但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代护照的萌芽                                     尽落”。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 30 年,平定西域各                      护照
               远古时期,随着族群、部落的出现,人们就有                        国,其年老思土。上疏曰 :“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
           了维护主权的意识。一个族群、部落的人未经许可进                         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
           入另一个族群、部落就意味着侵犯,由此可能引发战                         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 亦说明班超
           争。为了避免争端,各个族群、部落间的交往需要有                         持有“节”这种当时政府颁发的通关证明性文件。可
           公认的信物作为凭证。据专家考证,在我国的河姆渡                         见,我国护照在最初阶段的发展多是古代军队或使臣
           时期,贝壳数珠这类珍贵的物品就作为信物实现部落                         出使的通关信物。
           人员互访,起到通行凭证作用。这种凭证具有了领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代,疆域辽阔,
           主权和证明身份的属性,成为现代护照产生的雏形。                         经贸发达。据史料统计,当时的驿道四通八达,驿站
               随着国家的形成,各国对外交往、跨国经商等                        多达 1639 所,关津 166 道,陆地、海上丝绸之路通
           方面都促进了人员在国与国之间甚至是国内不同地                          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阿拉伯、非洲东岸和罗马帝国。
           区间的流动,这就需要类似的信物或具有通行效力的                         这时人们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就持用了一种与现代护照
           公文。据郭沫若考证的甲骨文记载,商朝驻守边关的                         更为相像的通行证——“过所”。据《资治通鉴》中记载:
           奴隶兵“僖”在往返于京城与边关之间,报告军情                         “盛唐之制,天下关二十六,度关者从司门郎中给过
           和传达指令通过关隘时,需要出示通关凭证——“牙                         所,犹汉时度关用传也。”可见唐朝度关时的“过所”,
           璋”。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关凭证为“节、传、符”。作                        就是汉代的“传”。“过所”早在东汉训诂学家刘熙所
           为最早的通行凭证之一的“符”,作伏虎型,中间刨开,                       著的《释名》中就记载到“至关津以示之也”,也就



                                                                                                         2020 年第 04 期  5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