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8期
P. 67
HU ZHAO TIAN DI
分立制度。内阁(也称大臣会议)是最高行政执行机
构 ;国民议会是立法机构,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 ;
司法独立,司法权由各类、各级法院行使。
扉页与封二页相邻,为资料页的背面页。该页
主要采用平版胶印、彩虹印刷、变形图案等防伪技术,
上方为阿拉伯语、英语书写的“约旦哈希姆王国”字
样,下方为阿拉伯语、英语书写的“护照”字样,中
央为约旦国徽图案。紫外光下观察,可见中央为呈黄
绿色荧光反应的国徽图案,上部阿拉伯文的左右两侧
分别用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数字标识了页码“1”,不
同的位置斜向分布着变形文字“JORDAN”。
佩特拉——玫瑰红色的城市
封三页的设计与封二页基本一致,在下方为英
文的“PETRA”字样,中文意思是佩特拉。佩特拉
古城距首都安曼约 260 公里,被誉为在“岩石中建
造的城市”,古代劳动人民靠双手在悬崖峭壁上一斧
一凿建造了这座城市,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宏伟
成就。这里的山体岩石主要是赤褐色砂岩,每当旭日
东升或夕阳西斜,光线交织渲染,整个古城呈现浪漫
佩特拉的玫瑰色砂岩
的玫瑰红色,美轮美奂,因此也称之为“玫瑰红之城”。
尽管关于佩特拉有很多文字记载,但是这些都
主赐予他幸福和帮助”。国徽的背景是一顶敞开的镶 不能代替您亲自来一次佩特拉迷人之旅,眼见为实。
金边的红色华盖,华盖上镶嵌着象征国王权力无边的 顶着古文明世界奇迹的光环,佩特拉无疑是约旦境内
王冠。 最有价值的瑰宝,也是最热门的观光景点。2000 多
封二页为声明辞页,底纹采用彩虹印刷,上、 年前阿拉伯文明就到此落脚,勤劳的纳巴特人在陡峭
下两边由左侧蓝绿色向右侧黄绿色自然过渡,放大 岩壁上雕琢出这独特浩瀚的城市,并使其成为运送丝
观察底纹为阿拉伯语书写的“约旦哈希姆王国”字 绸、香料与其他贸易路线的重要枢纽,连贯中国、印
样 ;中间的背景图案,是由不同粗细线条组成的变形 度和阿拉伯南部以及埃及、叙利亚、希腊和罗马。从
图案, 构成了约旦著名的古迹——杰拉什罗马古城遗 沙特阿拉伯到加沙港口, 通往希腊和罗马的香料之路
址。该页下方还有一处约旦公民身份和护照部负责人 成为纳巴特人的命脉,这种由贸易产生的经济效益,
的签名。封二页最引人注意的,是矩形边框边角上用 令一个沙漠部族一跃成为强大王国。
凹版印刷而成的 4 个皇冠图案,加上边框的下方一 尽管塞琉古王朝的国王安提葛诺斯多次试图控
处稍大的浅蓝色皇冠图案,这 5 个皇冠图案都在告 制佩特拉,但还是罗马君主庞贝和希律王最终把佩特
诉世人这个国家君主至上的权力。 拉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人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取
约旦 1952 年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约旦哈希 代纳巴特人占领佩特拉,从此佩特拉沦为罗马帝国的
姆王国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阿拉伯国家,约旦人民 一个行省,并且作为商路要道盛极一时。罗马人在纳
属于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其政治体制是议会制的世 巴特人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建佩特拉,使得罗马
袭君主制。国王是国家最高元首、陆海空三军最高统 文化与纳巴特文化相互交融。从公元 3 世纪起,因红
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实行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 海海上贸易兴起代替了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