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5期
P. 66
I
雄厚的群众基础,深受该地区壮族同胞的喜欢,数百 抢,即“过关斩将”的考验,将花炮投到特定的花篮
年来长盛不衰。在崇左市江州区就流行这样的山歌 : 里才算得分。凡抢得头炮者,来年的抢花炮活动便由
“壮乡九月风光好,天 良缘抢花炮 ;要得壮家姑娘 该村主办。奖品十分可观,通常是得到一头染红的大
爱,花炮场中逞英豪。”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或秋 肥猪等奖品和奖金。明年他仍得准备同样的奖品,这
收以后最为活跃。 叫作“还色”。哪个村抢到花炮者,说明该村五谷丰登,
金山寺所在的小山头叫金山,位于崇左市江州 也是附近姑娘向往之地。
区左州镇的西北角,清朝诗人李铨在《左州金山雨霁》 抢花炮一般都要争夺一小时左右。当选手把花
中赞美金山美景 :“山奇晴亦秀,雨过更清幽 ;树色 炮投到花篮后,现场掌声雷动,钟鼓齐鸣,并鸣炮三
千峰翠,溪声万壑流 ;云霞岩里出,烟景望中收 ;欲 响,以表示头炮胜利 束。接着还要进行二炮、三炮
尽金山胜,还登水月楼。”但历史有时候是残酷的, 的争抢。抢到三炮后钟鼓齐鸣,并放三炮宣告抢花炮
新中国成立后,在“破四旧”和“文革”中,金山寺 活动 束。比赛不受三炮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
一度被毁,抢花炮的习俗也一度消失。改革开放以后, 以将花炮攻入对方花篮的次数多少来判定胜负 ;比赛
随着历史文化传承意识的增强,金山寺庙得以重新修 以队为单位,每队上场队员为 10 名 ;赛场长 60 米,
葺。1989 年,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了一次抢花炮比赛。 宽 50 米,两端设炮台区,各放一花篮。抢花炮的运
虽不是正式比赛,但现场人山人海,可见群众的喜爱 动员一般分为 9—11 个队,每队都是年轻力壮的小
程度。 伙子。预赛两天,决出红蓝双方,一场好戏就等到花
梁建华,金山寺所在地左州村的村委主任,他 炮节当天正式拉开帷幕。
既是抢花炮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比赛的裁判。梁建华 农历九月十八日凌晨,金山寺灯火通明。方圆
告诉记者,花炮节举办的前一周他们就会贴海报。海 20 多公里的壮乡同胞凌晨两三点钟即向金山寺聚集,
报贴出去了,周边就会有很多群众来报名,每次报名 他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手持香火,一路祭拜,虔诚
都会有十多个队,因为九月十八当天是安排不了这么 祈祷。而香炉里的香火,将会持续到整个金山花炮节
多队进行比赛的,就先预赛两天,淘汰大部分参赛队 举行完毕。上午 10 点,观音菩萨的塑像在童男童女
伍,九月十八这天举行决赛。 装扮成“八仙”的守护中,在舞龙队、舞狮队、舞麒
梁建华介绍道,抢花炮比赛由两支规定人数队 麟队和众多仪式操持者的簇拥下,开始了走街巡游。
伍参加,在规定的场地和时间内,以规定允许的动作, “观音游街”正式开始。队伍所到之处,壮乡同胞无
一方持花炮奔跑、传递,将花炮投入对方的篮内得分; 不焚香祈福,沿途鞭炮声声,锣鼓喧天, 意观音菩
另一方则用拦截、搂抱等动作来阻止对方得分。在规 萨给每家每户送福送禄送平安。
定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队。比赛用的“花炮”是 中午,随着“观音游街”活动的 束,金山寺
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 5 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前的广场早已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期待着
然后置于送炮器上。送炮器即铁制火铳,内装火药, 今天的压轴戏——抢花炮比赛。
燃放后即把花炮冲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时参加者均可 作为抢花炮活动主裁判的梁建华,正密切注视
奋勇争夺。按民间传统,只燃放三炮。抢得头炮者, 着赛场上的一举一动。13 时整,随着梁建华一声令下,
意万事顺心吉祥如意 ;抢得二炮者, 意八方来财 送炮器将花炮送上天空,场上的红蓝两方队员注视着
富甲一方 ;抢得三炮者, 意四季平安健康长寿,这 空中落下的炮环跃跃欲试。等花炮落下时,蓝队中一
体现出壮乡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名身形高挑的队员一跃而起率先抢到了炮环,但转瞬
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时,将花炮放在铁炮筒 就被红方进攻队员抢了过去,双方正胶着时,蓝队中
上,然后点火药放炮,花炮被射上高空,比赛双方的 一名身形彪悍的壮汉一个精彩的反扑将花炮抢到手
选手争先抢夺,全场欢声雷动。花炮有时落地,有时 中,接着一个超长的回传,将花炮传到主攻手的怀中,
落到水塘里、屋顶上、树枝上……无论落在哪,大家 主攻手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冲破红方的层层围堵,将炮
都趋前拼命抢夺。先抢到花炮者,还必须经过人人争 环投进花篮里,率先获得一分,蓝方一比零领先。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