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8期
P. 61

I SHI  AN  UN





           亡(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无)系                         并且导致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虏之患,利施后世”,西汉政府多次将内地人员迁徙                             六是依靠藩属国,经营周边。历史上中国周边
           到与匈奴接壤的朔方、九原和河西走廊等地。明朝大                         的一些国家,之所以被称为藩属国,是因为他们毗邻
           思想家王夫之称赞晁错的政策 :“晁错徙民实边之策                        中国,深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
           伟矣! 兵于农之法,后世不可行于腹里,而可行于                         国内虽也存在较为完整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系统,

           塞徼。”鸦片战争以后,龚自珍等学者针对当时的边                         但在重大事务上要接受中国政府的指导、干预和控
           疆危机,也及时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清末时期,政                         制,如皇帝的册封、国家的保护、国内重大事务的决
           府逐步解除了封禁政策,招募内地民众到东北、北部                         断等。如明朝万历年间的两次抗倭战争,即为帮助朝
           和西北地区等地,实行开垦定居。此政策延续至清末。                        鲜抵御日本的侵略。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移民实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力于统治者的提                          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深之
           倡和广大内地人民的支持,它沟通了内地与边疆的联                         时,仍然有很多人提出采取这一历史的做法,保藩固
           系,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力保证了边防的稳定。                           圉。这种做法密切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扩大了
               四是经贸往来,互通有无。中央政府在军事手                        中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边防的纵深,但
           段之外,还经常通过经贸的手段达到边境地区的安全                         是,也给国家的利益带来一定的损害,同时,对别国
           与稳定。西汉刘邦在与匈奴和亲之际,每年还要赠送                         的内政起到了干涉作用。
           大量的絮、丝、茶等物给匈奴,以满足对方生活的需                             七是海上防御,抵抗外侵。近代以来,中国屡
           要。宋朝时,在北部边境,与辽、西夏等开设榷场,                         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从海上开始的侵扰,国力衰
           每年的岁币中包括大量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南部则由                         退,民不聊生,因此,从振兴中华民族的角度出发,
           市舶司主持,与国外互通贸易。明朝时期,在长城沿                         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需要加强海防,以确保国家的安
           线与北方各部族开展茶马互市,安抚北边各部。清代                         全。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并不缺少加强海防的
           除了北方在恰克图、尼布楚等地与俄罗斯贸易,还在                         思想和措施。从宋朝开始,统治者已经着手处理与海
           广州设立有贸易总行,与西方开展贸易活动。其他西                         洋相关的事务,并派兵巡视南海海域等地。明代以后,
           南地区与邻国的贸易也通过官方和民间等方式开展。                         中国航海业的迅猛发展,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人
           这种方法既增进了双方的交往,又可以随时了解对方                         高超的航海技术。“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
           的国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此道理。                         于海”的论断,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生
               五是因俗而治,设立羁縻府州县。所谓“羁縻”,                      存安全的重要性。明代中期以后,在抗倭斗争中,实
           是指联系牵制的意思,一般指中央政府不改变边疆民                         行海禁政策,阻止倭寇的内侵,保障沿海安全。即使

           族政权的结构和性质,利用其自身的力量实施统治,
           也就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简单
           讲就是因俗而治。商朝即已开始使用封爵、赏赐及联
           姻等办法,笼络边疆部族与方国。秦汉以后,尤其是
           隋、唐、元、明、清等大一统王朝,在边境地区设置
           了大量羁縻性的军政机构,将边疆民族纳入中央统治
           体系之中,如唐朝对于归附中央政府的东突厥、薛延
           陀、西突厥、高丽等设置羁縻府、州、县以统治,形
           成“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的统一局面。宋朝则
           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安抚回鹘、吐蕃、大理等政权。所
           有这些符合“明王有道,守在四夷”的思想,既顺应
           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又在一定时期维护了边
           疆的稳定,但是,政府缺少对边境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郑和下西洋
                                                                                                                   59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